去冬今春,江蘇省全面完成松材線蟲病疫情集中除治工作,共清理病死松樹10.87萬株、除治面積18.65萬畝。針對疫木除治過程中出現的采伐定位難、監管環節多、疫木處理能力不平衡等工作難點,進一步創新管理方式、優化關鍵環節,在南京、鎮江等地逐步推廣松材線蟲病疫情精細化管理,以定位智能化、監管閉環化、方法精細化為手段,進一步提升松材線蟲病除治能力。
一是以智能手段精準定位染疫松樹。自2019年以來,南京、鎮江等地采用林調通、林業有害生物智能管理系統等軟件,對疫情發生區全部病死樹進行定位記錄,精準掌握每棵病死樹的地理位置信息。二是以全程建檔實現閉環管理。對毎一棵病死樹的伐樁、樹段、枝椏材統一進行“3編號”,并通過手機終端信息采集系統,對疫情監測、除治、下山、進場、粉碎、粉碎物處理等環節進行全程圖像視頻采集,實現“一樹一檔”閉環化監管。三是以科學調度推進疫木清理進度。南京、鎮江等地在全市范圍內,根據各縣區疫木清理能力和進度,科學統籌疫木粉碎機、劈木機等設備使用,確保清理設備高使用率,加快疫木集中清理整體進度。四是以工匠精神提升防治手段。南京市中山陵通過試驗篩選出納米網用于伐樁處理,納米網耐腐蝕、孔徑小、易定型,大大提高了伐樁處理效率和效果,已在全省多地推廣使用。連云港市自制履帶傳輸式疫木滾榨機,通過扭力和壓力破壞疫木纖維將疫木碾碎,提高疫木中媒介昆蟲死亡率,同時避免轉子磨損,延長機械使用壽命。
下一步江蘇省將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廣松材線蟲病精細化管理模式,通過提高防控標準,降低操作難度,持續優化松材線蟲病精細化管理模式;總結經驗做法,制定《松材線蟲病精細化管理導則》,指導省內其他有條件縣區逐步采用精細化管理的模式開展松材線蟲病除治工作;將松材線蟲病精細化管理模式逐步延伸到松材線蟲病綜合治理的其他領域,利用生物天敵防治、注干防治等手段,達到保護松林資源,培育健康森林目的。